1985年,刚参入FC第三方厂商不久的太阳电子(SUNSOFT)在红白机上推出了他们的第三款作品,也是移植自大型街机的动作游戏《忍者大决战》(いっき)。

虽然游戏的主角是两位农民(因此可能也是游戏史上最早期的「工农兵」作品之一),但由于原标题的「一揆」(いっき、起义)有文化脉络上的隔阂,加上游戏中有大量的敌方忍者登场,在手里剑、炸弹与镰刀漫天飞舞的情况下,当时的小卖店或进口商把这款游戏的中文版命名为「忍者大决战」,大概也是无可厚非的事。

日本历史上,当百姓难以承受重税等压力时,往往会集结发起「一揆」向领主、籓主等诉愿请求减轻或免除税赋;由于一揆的性质比起易姓革命或叛乱,更像是较为强硬的请愿及诉愿,因此即使到了江户时代还是时有所闻。

然而,尽管《忍者大决战》是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作品,多年后的玩家回顾时,吐槽点往往是「说是起义,但根本是玩家一个人(双打时是两个人)在闹场而已吧」、「因为反抗恶代官而起义,但对手却是一大堆大白天穿黑衣服的忍者」、「农民起义的游戏题材,目的却是收集小判(金币)」等等。

玩家必须操作农民「権べ」(1P)与「田吾」(2P),打倒从四面八方袭击而来的忍者、躲过被缠上就暂时动弹不得,或会影响操作的侍女与幽灵(类似的妨碍设计不久后在《东海道五十三次》中再次出现,SUNSOFT的制作者们看来十分喜爱这种困扰玩家的方法),收集散落在地图中各处的小判,最后只要捕获出现率较低的恶代官,就能突破关卡——《忍者大决战》就跟当时许多移植自大型电玩的家用游戏一样,是没有真正破关结局的。只要能存活,就能一直玩下去——前提是玩家的技巧跟运气真的高超到能够打败困难的游戏平衡设计。

加分关卡是要尽可能多吃到仙人投掷的饭团。后来在PS3上的线上版,这加分画面不但得到保留,还热闹无比。主角们既然身为农民,主要的武装就是投掷镰刀。但让游戏变得困难的,就是玩家很难把镰刀投向想要的方向;因此,《忍者大决战》的攻略重点往往不是积极攻击会无限涌出的敌人,而是专心在闪避敌火上。想到两个农民用镰刀不断隔空打倒大量忍者、捕捉恶代官的「无双」模样,也让这款照理说很有时代感的游戏顿时变得荒谬无比又充满喜感。

在此之外,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的就是游戏中所能取得的加强道具「竹枪」。当时一般动作或射击游戏当中,能够变化攻击火力或方式的强化道具,理所当然受到玩家欢迎;然而《忍者大决战》中的竹枪,却因为取得之后,原本可以多方远距攻击的镰刀,却会被只能朝前方近处突刺的竹枪强制取代,火力顿时大减,使得这游戏的竹枪成了老玩家们心目中「负面道具」的代名词。
但话说回来,因为使用竹枪打倒敌人,能够取得比平常更高的分数,因此SUNSOFT的制作者们很可能是刻意制造此种不利。

无论如何,这些都导致《忍者大决战》在上市多年后,被喜爱老游戏的漫画家三浦纯(みうらじゅん)公开评为「粪作」(クソゲー),而「KUSO GAME」也在这之后成了网络流行语,发扬到世界各地——SUNSOFT的工作人员据说起初对此非常不是滋味,但到了2010年,SUNSOFT出人意料地在PS3上发布可以多人网络同乐的《忍者大决战 线上版》预告视频的时候,还拿这个粪作自虐梗自嘲了一番。

许多玩家可能会同意,虽然觉得《忍者大决战》很困难,甚至可能真的是一款相当KUSO的作品,但却异常地对这个并不常被收录在多合一合卡里的游戏印象深刻;这或许跟它乍听之下单调循环,却十分顺耳的BGM有关。推荐各位喜爱农民起义题材的玩家们,都先听过这曲专业乐团诠释重现的《忍者大决战》主题曲,再去回味游戏本身,或许你也能在这款难以用简单语句形容的独特作品中,玩出更多(有点自虐的)乐趣。